飄香人生──湯淑慧的故事

淑慧來自屏東,家中有六個孩子,父母親經營家電行。高三那年因著債務問題,全家連夜跑去台北朋友家躲避,自此與二妹打工撐起家裡所有的開銷,過著寄人籬下又不得與朋友同學聯絡的日子。 十九歲那年父母因債務被告,情急下將他們託付給友人的弟弟。突然面對太多恐懼、壓力與孤單的淑慧,漸漸依賴著他。前男友以各樣投資,讓淑慧享受著當老闆的生活,而少不更事的淑慧也任憑他以自己的名義向銀行融資、貸款。直到某日淑慧發現前男友在情感上的背叛,而事業上的危機也接踵而來,以她名義開出的支票逐一跳票,讓淑慧必須四處向友人張羅票款、軋銀行三點半的票。 某日常來淑慧店裡的朋友,聽聞淑慧的遭遇就邀請她來到教會。後來前男友腦幹中風,雖然他曾是背叛者,淑慧仍選擇照顧他,負債的壓力也未曾離去。之後基督徒朋友繼續邀請淑慧參加教會活動,她在當中被詩歌深深感動,期待這位上帝真能與她同行,成為她的力量,為她開道路。 日子雖仍艱鉅辛苦,但淑慧真實經歷神的供應未曾缺乏。她因被誤會而無法繼續在朋友的精品店工作,卻奇妙地在SARS期間開設了屬於自己的精品店。淑慧堅持聚會,上帝反而祝福她在兩年內開設了第二間店。同時前男友的家人也接手照顧,讓淑慧能夠放下重擔。幾年後淑慧認識了David,並決定攜手走入紅毯。

飄香人生──湯淑慧的故事
飄香人生──湯淑慧的故事

黑盒子

text/黃友玲 偉雄有一個黑盒子,就在他的公事包裡。他的妻子並不知道這事,直到有一天,他的手機響個不停,偉雄又剛好出去買東西,他的妻子嫌那手機吵鬧,才拉開公事包的拉鍊,伸手進去摸索,手機忽然間不響了。 這時,她卻摸到一個滾燙的東西,她幾乎拿不住,勉強拿了出來,見是一個黑盒子,想打開,卻怎麼也開不了,左右上下檢查,就是找不到出口,奇怪的是,她將那東西拿在手上,感覺上就是越來越燙,後來她完全拿不住了,才把那東西丟進偉雄的包包裡。 偉雄回來了,妻忍不住問他關於黑盒子的事,誰知他一聽,竟然火冒三丈,說她不尊重隱私,怎麼可以不問他一聲,就亂拿他的東西,他的臉氣得又脹又紅,就像一個小男孩做了壞事被人發現一樣。 夫妻兩人平常也算是無話不談,但黑盒子一事漸漸變成他們兩個人中間的地雷,只要一提必定吵架,偉雄完全聽不得妻子的追問,妻子又覺得夫妻之間有何秘密不能講,若不能講,那就一定有問題。 女人的好奇心驅使她不能安份下來信任他,日復一日,爭吵、發怒、冷戰不斷上演,兩人之間的猜疑與怨氣累積到一個地步,他們再也走不下去了,偉雄的黑盒子至終造成了他們婚姻關係的裂痕,他們離婚了。偉雄搬出去,他的妻也住不下去了,索性搬回娘家,那間還貼著「囍」字的房子退租了。

黑盒子
黑盒子

因為愛,所以我自由──林品妤的故事

高中時期的品妤,認定的交友原則是:「只要你想要,我就都給你!」朋友想要做什麼、喜歡什麼,她就做什麼或買什麼給朋友,認為無條件支持朋友,才是真正的友誼。沒想到在高一下學期準備分班時,好朋友卻說她所付出的一切都使人備感壓力,這讓品妤感到相當震驚,不禁問自己:「過去我所做的到底換得了什麼?」她頓時失去生活的方向,決定自我封閉,認為「不要去愛就不會受傷」是此後最安全的選擇。 當時班上有位基督徒同學,看見品妤變得憂鬱、徬徨,就關心、陪伴她,並帶領她來到教會。以前的品妤很排斥去教會,但同學的關懷與愛讓她改變了想法。那天晚上品妤跟教會的輔導一起吃飯,最後輔導分享了一段經文,完全顛覆她對愛的定義:「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,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。」(羅馬書5章8節) 她認為要努力付出,別人才會喜歡自己,然而耶穌卻在她什麼也沒做、甚至還是罪人時,就傾其所有的愛,為她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,讓她覺得耶穌的愛好像跟自己過去認為的不一樣。品妤也知道先前為了那段友誼,她千方百計地排擠想與她們成為朋友的同學,傷害了許多人,曾經她以為自己是最可憐的受害者,然而那時才明白她其實是最自私的加害者。

因為愛,所以我自由──林品妤的故事
因為愛,所以我自由──林品妤的故事
仰望與微笑
仰望與微笑

漫步在北投溫泉味裡

text/土包子 冷颼的寒冬裡,餐桌上的電磁爐是火力全開,熱著鍋中食物;房裡電暖爐的溫度,總是在最高刻度上,卻總覺得溫度上升得不夠快。說實在,十五℃的氣溫,可以去哪裡避開這刺骨的冷風呢?對了,就到台北後山的溫泉故鄉──北投! 北投(Patauw),平埔族凱達格蘭族群的大本營,坐擁在翠綠欲滴的大屯山、紗帽山與七星山,餘煙裊裊如夢美境裡,雖然無法尋覓到原住民傳說的蹤影,卻意外發現北投溪的風華。第一次來到陌生的北投,是在夏秋之際,只覺得空氣中交織濃濃的硫磺重味,是令我無法忘懷的深刻味道。我決定二度來探尋這深刻的味道,就在北投的冬季,從新北投捷運站旁這個西元一九一一年就存在的新北投公園開始。 踏過公園裡古樸的日式石造拱橋,我端詳著橋下的流水,看是否可以帶我找到答案。沿著北投溪邊步道而上,仿日伊豆山溫泉浴場又具英式鄉下別墅造型的三級古蹟──北投溫泉博物館(一九一三年興建),正述說著當時泡湯的盛況與北投過去的繁華歲月。而矗立在旁具有歷史性建築意義的北投文化館與梅庭,連接著露天溫泉浴場的景象,我才驚覺台北後山竟有如此的溫泉風采。我再度拾階而上,想在手札裡寫下一段話時,卻嗅到那股深刻的味道,顧不得記錄了,加快腳步往前行吧!

漫步在北投溫泉味裡
漫步在北投溫泉味裡
美麗人生讀誌

以文字在線上推播──耶穌基督裡美麗的人生經驗。